靜脈輸血的細菌污染的癥狀以及防治方法
發布日期:2016-12-05 00:00 作者: 來源:http://www.dang6s.com 點擊:
不遵守無菌操作規程的任何一環節,如由于保養液和輸血器消毒不嚴,采血或輸血全過程有細菌污染或血液保存不當等,都可造成血液被細胞污染。
癥狀
細菌性輸血反應的程度,隨細菌種類、毒性、輸入量和受血者機體抵抗力不同而異。毒性小的細菌如輸入量不多,病人可不發生反應或只發生發熱反應,如輸入的細菌量多、毒性大,即可突然發生寒戰、高熱、氣促、紫紺等,也可有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或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癥狀或發生中毒性休克。
防治方法
(1)立即停止輸血,通知醫生,根據病情采取必要急救措施,醫學教育|網搜集并迅速檢查原因,以供搶救措施之參考。
(2)將未輸完的庫血和病人的血標本送化驗室,作血培養和藥敏試驗。
(3)嚴密觀察病情變化,定時測量體溫、脈搏、呼吸和血壓,以利早期發現休克的先兆。
(4)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療。
(5)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
(6)留置導尿管,并記錄出入液量。
靜脈輸血的注意事項:
1、正確填寫化驗單,連同血標本試管標簽,前往病員床邊采血,禁止同時采集兩個病員的血標本,要嚴格查對制度,以防混淆,發生差錯。
2、輸血時須兩人核對無誤后方可輸入。
3、如為庫血,必須認真檢查庫血質量。
4、輸入兩瓶以上血液時,兩瓶血之間須輸入少量等滲鹽水。
5、輸血時,血液內不得隨意加入其它藥品,如鈣劑、酸性或堿性藥品,高滲或低滲液,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。
6、輸血過程中,應密切觀察有無局部疼痛,有無輸血反應,如有嚴重反應,應立即通知醫生,停止輸血,并保留余血以備檢查分析原因。